“精湛医术复健康,关怀备至温情浓”
“医德高尚医术精,关爱病患暖人心”
“袁主任,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好技术才让我们还有爸爸喊,我们有太多感谢的话想说!”近日,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桃溪院区肾脏内科收到一名患者家属送来的两面锦旗和感谢信,家属难掩激动之情,再三表达感谢。
高龄+急难危重症老人生命危在旦夕
5月2日,85岁的徐姓老人同时遭遇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肺部感染急诊住进桃溪院区,先后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治疗,期间医院组织了多个学科的全院大会诊,鉴于老人消化道大出血合并急性肾衰竭、肺部感染等症状,不具备手术处理急性心肌梗塞的身体条件,建议转入重症ICU进行综合治疗,先解决消化道大出血、急性肾衰竭、肺部感染的病症。
老人要放弃,家属却不舍!
5月21日,经过2周多的重症监护治疗,老人的病情时好时坏。“我自己也是医生,我这个病情自己清楚,医生、护士都已经很用心了,我想回家了......”老人对于自己的病情已经不抱太多的希望,打算放弃治疗。
展开剩余78%“老人的病情时好时坏,这是治疗过程中常有的情况,我们组织专家评估了,老人家现在可以转到肾脏内科,继续下一步的治疗,也方便你们陪伴。”ICU主任唐洪波向家属建议。
“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放弃了我们就没有爸爸了。我们相信医生,只要有希望,我们就要努力,我们转去肾脏内科再试一试。”抱着一丝希望,徐老爷子转入了肾脏内科。
治疗该何去何从?
建立直达心脏的透析通路唯一途径,同时面临着极高的风险。
“老人的情况之前做了全院大会诊,现在来看治疗的难度很大,但是还是有希望,你们放心!我们医护团队会百分百努力救治老爷子。”入住肾脏内科后,主任袁立英一边安排高年资医护人员24小时重点守护,一边立即向医院汇报,医务部再次组织多学科会诊商讨治疗方案。
望着监护仪上跳动的数字,预示着徐老爷子的病情随时都有可能恶化,生命随时都有危险。更棘手的是,老人因急性心梗并发心功能不全,平躺时血氧饱和度甚至骤降至80%以下,连最基础的平躺做床旁血透都难以实施。
此时,更为棘手的是为老爷子透析建立的临时中心静脉置管已更换2次,又出现血流量不足的情况,不能完成透析治疗,这种情况,建立长期血管通路,成了延续透析治疗的唯一出路,但是建立长期血管通路就需要通过颈部静脉血管把导管送达到心脏,以徐老爷子的身体状况,风险极高。
是否通过手术建立长期血管通路成为了当前的难题!“不建立老爷子的病情已经等不起了,建立风险又太高,老爷子心肌梗塞导致心脏功能就不好,很可能手术下不了台。”袁立英再次组织专家讨论。
“做了还有希望,不做连后续的治疗都没有办法开展,我们还是选择相信市一医,做!”经与家属商议,决定为徐老爷子建立长期血管通路。
第一次尝试送手术室时,老人呼吸困难,血压需要大剂量升压药物维持,无法送入手术室;第二次术前评估,老人又出现解黑便两次,存在消化道出血,不具备手术条件,连续两次失败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心上。走上绝路的家属含泪请求:“医生,难道就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奇思妙想,床旁手术带来一线生机!
耄耋老人的生命始终牵挂着肾脏内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心,直至深夜,科室仍然灯火通明。“常规手术路径走不通,为了抢救生命能不能在床旁实施手术?我们做了上千例的血管通路,我们有技术,凡事都有第一次,我们做好准备,我相信我们的团队有能力也有信心在床旁开展手术!”袁立英主任提出了一种大胆的设想。
经与家属商议,科室决定由廖效竹副主任医师、陈彤副主任医师联合主操作,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床旁置入长期透析导管,同时鉴于徐老爷子平躺呼吸困难,手术操作避开传统平躺体位采用半卧位的方式进行,这样的体位对医生操作将会带来不小的难度。
“这次置管有别于往常,徐叔叔的身体情况不建立血管通路,肾衰竭的问题无法解决,下一步的治疗无法开展,生命安全就没有保障。老爷子的情况特殊,不具备手术室手术的条件,这就对我们的技术有更高的要求,大家要做好手术方案,确保手术安全。”术前袁立英就徐老爷子的手术置管进行了周祥的安排。
6月3日,由陈彤、廖效竹操作,为徐老爷子开展床旁长期血液透析导管置入术。超声探头在老人颈部精准定位,穿刺针缓缓刺入皮肤,陈彤平稳地将导丝穿入血管,一步一步试探前行,廖效竹一边反复叮嘱老爷子保持好体位,一边紧盯着监护仪调整操作角度,直到导管尖端抵达理想位置,两人悬着的心才安定了。
从穿刺到固定完成,15分钟时间,老爷子各项指征都维持在理想状态,没有出现不适。但这并不是标志着长期血管通路已经成功建立,由于老爷子没有作血管造影及术后拍片了解导管位置的身体条件,只能选择将血液透析机与长期导管连接试机。
“连接,开机!”一声令下,护理人员将血液透析机与置入导管相连,当暗红色的血液顺着管路流入透析器,再带着生机回流体内时,大家忐忑不安的心终于落下,“长期透析导管置管顺利完成!”。
接下来的日子,治疗随着老爷子的病情变化进行个性化的调整,透析剂量根据每日心功能调整,止血药物与抗凝方案反复平衡,营养支持从50ml米汤开始逐步加量。当老人能勉强坐起喝下一碗粥时,家属拉着管床医生的手:“我们都已经放弃了,是你们这群白衣天使把我爸爸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6月20日,徐老爷子已经达到规律透析的条件,可以转出肾脏内科,进行一下步的治疗和调整。出院那天,老爷子家属再次紧紧攥着医生的手:“多亏了你们啊,让我还有父亲在。”
近日,家属同时送来了两面烫金字锦旗和感谢信,信中写到:“你们高尚的医德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永远成为我们坚定意志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这是患者对我院医护的认可,也是医患携手共同战胜病魔的欣慰。
这场历经快50天惊心动魄的生命保卫战,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生命赞歌!这是白衣战士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殊死较量,是监护仪上每一个跳动的数字背后的坚守与执着,是深夜里依然明亮的办公灯下,多学科交融的智慧,是患者颤抖的指尖紧握医生的信任,是家属含泪的双眼寄托的殷切期盼,更是红城遵义,仁心一医人对“生命至上”最庄严的践行,因为生命,值得倾尽所有去守护!
来源:贵州日报报刊社天眼新闻
一审:高 瑞正规的股票杠杆平台有哪些
发布于:北京市